查看原文
其他

爱与瘾

毛做莹 渔歌轻飏心理工作室 2022-10-20


1


自体心理学读书会中,我对某问题有很深疑惑:“不存在伤害的情况下,一个人若可以依赖物质生活,是否就不必跟他人建立关系?”



不得不先提及某话题:“物质滥用或成瘾”。当然这是个标签,是物质过度使用后,将其“异常化”、“病理化”的标签。



但过度与不过度,并非两极,或许在同个连续谱上。比如大多数人,即便没滥用,也有过依赖物质的体验吧?



酒精、药品、烟……人们不必等到失恋失业,就知酩酊大醉很快乐;听说有成年男子服用止咳糖浆上瘾;多少人一生烟瘾欲罢不能;据称美国半数以上未成年人吸食过大麻。这些是生活常见的。



有些人会有恋物癖,迷恋女性内衣裤、丝袜、高跟鞋。虽恋物癖与物质成瘾不同。但其中有类似部分——许多心理能量依附于无生命体上。他们未必会做出侵犯举动,他们是真的着迷。



再比如,网络时代多少人依赖手机、游戏。爸爸一边训斥孩子不要沉迷网络,一边自己打lol;妈妈一边看护孩子,一边狂刷淘宝。更常见的是,大多数人有过类似体验,虽未必记得:还是孩子要断奶时,妈妈用奶瓶奶嘴作为缓冲,替代哺乳。



长大点要跟父母分床睡,实在很绝望无助,爸爸塞给你一个玩具。你依偎着玩具熊睡着,像躺在妈妈的怀抱;你把变形金刚放在床头,让它替代爸爸,深夜里守护你打退梦中怪兽。



但我依然疑惑,这些物品可以多大程度满足我们,如果玩偶可以替代爸爸妈妈的陪护,小孩子需要双亲吗?如果酒精和网络可以替代爱人和朋友,还要不要跟别人交往?



如果我们能够爱网络、酒精、玩具,为什么要去爱、去依恋另一个人,要对他人寄予厚望和深情?

 

2


经典精神分析发展时,弗洛伊德认为治疗成功的前提——是来访者要能发展出客体爱。什么是客体爱呢?不是对物质成瘾和恋物,而是真正对人产生情感和依恋。如咨询中,可以和治疗师建立信任与联盟。(早期,客体指人—“如孩子将爱的驱力投注母亲”;后期囊括了物品—“玩具之于孩子”)



但后来自体心理学中,科胡特基于客体是“人”的观点,并不认为发展“客体爱”是治疗最终目的。他认为,来访者“破损的自体得以统整”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。

 


说白了,人与另一个人建立关系的本质,是在对方或关系中寻找愉悦、满足的感受,而非为了交往而交往。



比如,在关系中感到被爱、喜欢、被肯定、赞赏……能给人们提供这些良好体验的对象,叫自体客体;而这些能帮助自体发展的经验,叫自体客体经验。科胡特认为,人的一生都在追寻自体客体经验。

 


我好奇的是,如果关系不是最终目的,获得这种经验才是最终目的。酒精、烟、药品、网络、游戏,能不能充当自体客体,提供经验来滋养这个人?



如果能,为什么一个人要依恋另一个人?是不是可以不要?因为人时常让人失望,父母会老去,爱人可能离开,朋友或许离心。那么多不确定,那么多不可控。

        


以前有个残忍的心理学实验,叫恒河猴实验:实验者将出生不久的幼猴从母亲身边带走,给幼猴两个“假母亲”——一只缠满铁丝的假猴,冰冷但配着奶瓶,有充足食物;一只裹着柔软毯子的假猴,温暖但没有食物。



你会发现幼猴的偏爱很极端。它们很依恋那个没食物但周身柔软温暖的布料假猴,它们依偎在假猴身上睡着,去抚摸拥抱、在它身边玩耍。



小猴子不要有奶瓶但冰冷的妈妈,它想要一个即便没食物、但有温度,能让它依偎睡着的妈妈。



它想要一个回应。诚然裹着毯子的假猴也是无生命体,给不了回应。但是它要。是因为它妥协了吗?不是,是因为那个毯子的温暖,和妈妈曾给它的拥抱很像。那个温暖不是回应,但有回应的味道。它要那个味道。



如果它还渴望爱,渴望母亲,它会不屈不挠,永不驯服。

 


这里涉及一个问题,我们真正需要的自体客体经验——那些令我们深度渴望的:被滋养映照、理解包容、被庇护指引的体验,到底是什么?



食物的饱足、稀释烟瘾的尼古丁、游戏掉落的装备……它们能不能从内心真正满足我们?



会不会,令人终其一生寻找的自体客体经验,是那种被满足填充的感觉、那种欲求被唤醒的愿望、那种被回应反馈的渴望?或者,更多也更复杂。

 


很多时候,人们能在酒精、尼古丁、游戏、食物中体验到部分的以上感受,但也许不够。那很像小猴离开了妈妈,只好找一个布料假妈妈。这个妈妈给它温暖,但不够,她不能给它拥抱;它沮丧时她也不能亲吻安抚。

 


每个孩子,在父母肯定赞赏的目光中体验自己的自信荣耀;情绪崩溃时,经由父母的抚慰令其镇静。这些过程,帮助孩子发展一种内在结构——有天父母不在,Ta亦能自己调节自己,帮助内心获得愉悦、凝聚、抚慰。



基于此,科胡特对“物质成瘾”有段解读,大概是:成瘾者在早年缺失了这种经由父母赞赏、抚慰的自体客体经验的滋养。幼年的养育者,不能很好地成为孩子的自体客体。



孩子大失所望甚至绝望,内心空虚、耗竭、抑郁的感受,令Ta们成年后无法调节自己,只好从物品上寻找调适。无生命的物质替代父母成为“自体客体替代品”。



科胡特提到恋物癖亦有类似特点。他曾描述一个男性来访者的案例:来访者以内裤为所恋之物,是因相对于母亲带来的无助感,他对于非人的“自体客体替代物”可以全盘掌控。

 


但是,替代终究只是替代。

 

3

 

是的,我们很轻易就会迷恋物质,只因物质那样好、那样容易。花钱就能买到,它可以让人沉醉。这些物品,严格遵守无机物的构成法则。酒就是酒,你喝掉它就会晕眩;糖果就是糖果,吃掉它就能得到甜。烟就是烟,叼着它会有吮吸快感。   



这些感受,你统统可以通过购买体验到。

 


而人,是会让人失望的。仰慕爱重的父母,也许并不关注你。他们会争吵,可能离婚,也有孩子被抛弃、拒绝;你心心恋恋的爱人,转眼爱了旁人;辛苦维持的友情,对方可能暗笑你傻,当你不值一文。



这些关系,都没有物质可靠、不会背叛,若你上瘾自另当别论。可又那么遗憾,它们可靠,但不能回应你。太矛盾了,人可以回应你,但妈妈不可控、爱人不可控。即便至亲密的关系,仍有很多不能令你满意的部分。

 


最初,妈妈会全身心去爱孩子,换取对Ta自身的自恋灌注,后慢慢撤离。被肯定、赞赏、全心注视的愿望在妈妈这得到过满足。当然有很多现实状况是,不能被满足。



若妈妈冷漠自私;或她有爱但脆弱焦虑,不能很好地回应孩子;或来自双亲令人绝望的灾难事件(如骤然离世)…此状况发展或叠加,即可能——孩子成年后,为防御内在消耗、抑郁的自体感受,只好转移到一个冰冷没有回应,但永不会离开、拒绝Ta的,只要购买拥有,就予取予求的自体客体替代品上。

 


若不,若孩子的自恋需要(被赞赏、爱、庇护指引)在爸爸妈妈那里得到过恰好满足。即便你体验了失落,将内心能量从父母那撤回,成年后,也许还是会依恋爱慕另一个活生生的人,或去寻找。



那时,我们依恋、爱慕的Ta不是一个物品。不是深夜里一口冰冷的酒、吐出的烟圈、丝柔衣物、完美无bug的游戏程序……那些可能无法真正满足、或无法永远满足的物品。

 


为什么无法满足呢?也许就像实验中的幼猴。人们爱恋的不仅是那一口哺育的奶,人们还尝过微笑的滋味、亲吻的滋味、拥抱着哭泣的滋味、被放在心上疼爱呵护的滋味……



更重要的是,我们品尝过以上这些的集合——被一个活生生的生命爱恋、回应的滋味。哪怕只是一个片段。有的很短暂,有的很温柔地允许你品尝了足够久。

 


即便,那并不确定、那可能失去,那让人焦心无助、彷徨不安。



当你去依恋,你看到父母会爱你,也会让你失望;当你去爱,你不确定Ta喜不喜欢你,会不会离开。那些失望和不确定,让心被委屈撑大。撑的百转千回、纤丝分明。

        


作为咨询师,不去评判“对物质的瘾”和“对人的爱”,哪个更高级。或许没有哪个更高级更正确,或许一个人终生沉迷酒精麻醉自己,但Ta没有伤害任何人。只是我会好奇,Ta会失落吗?为那份在酒精中得不到的回应。如果会,那该多么遗憾。

 


咨询中,咨询师看到来访者这般痴恋物质,是会好奇:为什么Ta这样需要这个物品,Ta内心在渴求什么?Ta烟瘾极大、Ta迷恋游戏、Ta沉迷性爱却不能有稳定关系,Ta在这上瘾中寻找什么;Ta追寻的,是否曾在一个人身上尝试过?如果有,遇到了什么让Ta不能再继续;如果没有,在Ta内心,物质和人的区别是什么?

 


爱而不能,可能是件令人悲伤、沮丧的事。来访者可能在乎或不在乎。这对Ta意味什么,Ta有无防御掉什么?是内在的悲伤吗,抑或脆弱?

 


不经意的某天,你不再仅痴迷于“自体客体替代品”带来的快感或满足了。你疏远了它们,目光看向人群。你会在关系中被激荡、扰动,会焦心忧虑,你的内心会被另一个人牵动…那也许让你很痛苦。从“对物质的瘾”,转向“对人的爱”,不一定值得庆贺,但也不一定只能悲哀。

 


咨询能做的是:可能我们会发现,在“瘾和依赖”渐渐淡去时,你内心有颗种子,不经同意就破土而出,那是对爱的憧憬吗?抑或是你对现实中一段关系的渴求。



那么,是什么,始终令你渴望;是什么,曾经让你绝望;又是什么,在让你失落着。

 


这一次,有没有不同,又有没有可能变得不同。



长按识别二维码联系渔歌轻飏小助手




六月主题文章:


细数咨询师成长路上的那些“坑” || 新手心理咨询师同伴支持小组招募

湿生叶,干生根 ——关于交际与独处

看到孩子,也看到自己

“足够好的妈妈”“抱持”“无法思考的焦虑”,这些你曾经有过吗?

不必浪费时间去改造别人,你是你理想的载体

没有敌意的坚决,不含诱惑的深情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